满满回忆的管城老街你去过吗
书院街、砖牌坊街、南学街……这些镶嵌着老郑州痕迹的别致地名,也许没有多少年轻人会熟悉。但它背后却都有着动人的故事,今天让我们走进书院街和南学街,瞧一瞧它的故事。
老郑州的书院街因书院而得名。一提起书院,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发达的传统教育。中华大地上从穷乡僻壤到通都大邑,从贩夫走卒到达官贵人,都十分重视教育,尊师重教深入人心,成为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。
书院的源头,要上溯到汉代的“精舍”、“精庐”、“学馆”。书院之始,始于唐。最早的书院是唐太宗贞观九年(635),遂宁(今四川遂宁市)人张九宗建立的私人读书治学的场所。开元十二年(724),唐玄宗先后在乾元殿、光顺门外、明福门外三处设置丽正书院,最初时还不具备聚徒讲学的功能,但其职责也在逐渐扩展,已有咨询、顾问侍读、侍讲的职能。
书院街在老郑州的南部偏东,东西走向,管城区南大街路东。明朝时这条街的东段叫纸坊巷。明万历二十八年(1600),曾在街东段路南建了一座火神庙,明崇祯十年(1637)郑州知州鲁世任于此创建天中书院,远近来学习的士子多达千人。清乾隆十年(1745)重修书院,十九年(1754)改为东里书院。咸丰四年(1854),时任郑州知州的黄见三看书院有些房舍倒塌好几年了,就发出倡议,请社会各界捐资,修葺书院。当时建了讲堂、号舍等总共100多间高大宽敞的房屋,让青年学生们安心读书。清康熙《郑州志》记载:“纸坊巷,在南街。”清光绪八年(1882),郑州知州王成德把原在东大街文庙西、房屋已倒塌无存的东里书院改建移到此街,置于南公馆内。修建广厦数十间,让青年学生在此学习,此街遂名书院街。
民国十三年(1924)初,创建了郑县县立初级中学。1930年,校名改叫郑州市私立明新中学。1953年,学校规模扩大,改名为“河南省郑州市第一高级中学”。1958年8月,市区公立中学统一编制命名,定名为“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”。以后又改名为郑州十中、郑州市第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。
南学街在老郑州南部偏西。街东西走向,东起南大街,西到小西门,长约550米,宽约4.5米。这道街的东段,清朝时曾叫上元巷。街的西段路北清末时建有郑州训导衙署。光绪三十四年(1904)改为高等小学堂。民国初年改为郑县视学所,街因而得名。街上居民尊师重教、尊重人才、尊重知识的良好风尚由来已久,并在传承过程中得到弘扬、丰富和发展。“”时,街道改名为红光西街,1979年恢复原名。
位于这条街上的南学街小学于1904年创办,是郑州第一所新式小学堂。此学堂为郑州知州饶拜扬在东里书院旧址改造建成,于1904年7月1日正式开学。饶知州亲自任总理,由郑州教育界知名人士赵星阶任校长,学校招收学生42人。
1906年4月,郑州知州叶济把已裁减的郑州训导署改设为高等小学堂,即把原设在东里书院旧址上的官立高等小学堂迁移过来,又新修建斋房数十间。郑州城里城外的青少年学生都到这所官办新式小学读书学习。
民国时期,国民革命军曾发动北伐战争。1926年冯玉祥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一方面军进驻郑州。方振武任总司令,曾出告示安民。当时,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就设在南学街县立第一小学。从此,南学街上来来往往的军人开始多起来。有一些军官向居民、学生宣传革命知识,还发放一些宣传品。
其中,最引人注意的就是那些印刷精美的伟人头像,如马克思、恩格斯、列宁、孙中山、宋教仁、邓演达等。在学校西偏院的西厢房里,有一位叫张晓岚的中年人,和一位叫鲁子惠的年轻人,两位先生身着长袍,出来进去忙得不亦乐乎。他们奉河南省党部命令,来郑州筹备郑州市党部。后来把西偏院全占了,并把临街的一间门洞扒开,在门口挂一块木牌,“中国郑州市党部筹备委员会”。过了一个多月后,门口又增加了两块牌子:“郑县农民协会”“郑州市总工会”。在这古老宁静的街道上,在勤劳朴实、忠厚诚实的居民脑海中留下了许多关于北伐战争的鲜活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