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叶归山德音远 回忆叶毓山先生

一叶归山德音远 回忆叶毓山先生

石器回忆2018-01-07 16:476880石器时代CC

  叶毓山先生是中国雕塑界泰斗式人物,作品有毛主席纪念堂大厅坐式塑像、收租院(从艺术角度讲,史实上的不同意见此处不论)等数百处著名雕塑,被中国雕塑协会授予中国雕塑终身成就奖、另被聘为四川美院终身名誉院长、四川美协名誉主席等。

  至今,我还记得与先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相见的一些细节。2016年8月,我出差四川,在赶往机场的路上,我挤时间应邀到先生家做客,一晤先生,大有相见恨晚之感。当时,我从书法转入绘画的时间不长,正在探索书法与绘画的融合,尝试以狂草笔墨进行绘画创作,算是绘画界的后来者。我把自己创作的一些作品给先生指教,没想到得到他的连连褒奖。他细心地翻着一幅幅作品,不断说着:“放开了,好多国画家都达不到”,“很传神写意”。先生说用四川话形容这些作品就是“简直不摆了”——就是“没的说的了、特别好的意思”。还打趣说,若是在他1993年卸任四川美院院长之前,会直聘我为川美教授。虽为谬赞,但先生这种鼓励后学、奖掖后进的话语,还是给予了我极大的鼓励,增加了我在绘画领域探索的勇气。后来,应先生之邀我现场为其题写“塑气雕神”四字,并泼墨水鸟画一幅,作为拟出版的先生作品集的特邀作品。先生仔细看我创作的过程,并评价我的创作属于“特大写意,有魂、有感觉”,真挚之情,溢于言表。那次见面我们说了很多,幸亏秘书用手机录制了部分画面。后来,先生还亲手创作一红军小战士雕像托人到京回赠以为纪念……

  与叶先生能够如此一见如故,大抵也是冥冥之中的一份缘分吧。叶先生是中国创作红军长征题材雕塑作品最多、雕塑体量最大的艺术家。《中国工农红军烈士纪念碑》、《红军长征纪念碑》、《飞夺泸定桥群雕》等,都是雕塑史的名品佳作,并专门出版了长征主题雕塑作品集。而我也是一个长征研究与长征题材创作的痴迷者。几十年来,为了研究长征、创作长征系列作品,我重走过长征路,真正感受到了“红军不怕远征难”的“难”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,并将这种感受融入到研究与创作中。

  2006年,我专门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“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——唐双宁书长征诗词书法展”;2016年,就在先生发表长征主题雕塑作品集的当月,《走进长征——唐双宁党史论文集》一书出版。去年“两会”,我还提议长征路线应申报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,长征精神应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  2016年10月30日,先生的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《丰碑永铸,浩气长存——叶毓山红军长征主题雕塑作品集》首发式在四川省美术馆举行,先生盛邀我参加,但是因为忙于公务,实在抽不出身,我只能遥致贺词以表恭贺:

  叶先生纪念长征八十周年作品集问世,遥致恭贺。先生乃中国雕塑界泰斗;双宁与先生相见恨晚然一见如故;余忝为史艺之后学,敢与先生精神与共、情感相通,实乃三生之幸;叹因俗务不能面祝,赋诗一首权表寸心:

  没想到,这次首发式后,先生便住院了。首发式成了先生最后一次公开亮相。每念及此,我都万分痛悔,为没能参加首发式再见先生一面懊悔不已。

  “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;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”。我曾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到交友的三种形式。老实说,现在社会上大多数的交往都是“利交”;还有一种“义交”,如刘关张;而我与叶毓山先生仅此一面,但窃以为已是第三种——“神交”了。先生怀瑾握瑜,一生不折风骨,惟艺为则,以艺交心,以艺会友,毫无门户、辈分之见,高山流水,襟怀坦荡,实在令人敬仰。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,遇见这样的大师,实在是一件幸运的事情。

  今天,回忆起与叶先生见面的点滴,他的鼓励和提携,声声犹在耳畔,先生之风,山高水长,虽仅一面,却如三生。双宁泪水沾襟,愿以余年,为中华书画躬耕不息……

石器时代
石器时代cc Copyright © Copyright shiqishidai.cc Rights Reserved.
一叶归山德音远 回忆叶毓山先生